- 查看更多
- 查看更多
-
公众安全支付意识增强 移动支付不良习惯别忽视
近年来,我国移动支付行业蓬勃发展,但在高速发展的背后,支付安全问题也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专家表示,随着一系列监管政策出台和金融安全消费知识普及,公众风险防范意识明显增强,但一些影响移动支付安全的不良习惯仍需注意避免。
2019-02-18 -
当心!134个恶意程序藏身手机短信窃取用户个人信息
为避免个人信息被恶意程序窃取,安全专家提醒说,对于无缘无故出现的链接或文件,尤其是陌生用户通过短信、微信等工具发送的链接或文件,不要点击或接收;手机上的重要信息如通讯录,需要定期备份,并且要限制各类App的访问权限。同时,在使用手机观看视频或浏览信息时,不要点击如一夜暴富、轻松赚钱、色情、赌博等广告链接。另外,打开手机中防病毒移动应用的“实时监控”功能,对手机操作进行主动防御,这样可以第一时间监控未知病毒的入侵活动。
2019-02-18 -
电话轰炸机等30个锁屏勒索类恶意程序变种被曝光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近日发现30个锁屏勒索类的恶意程序变种,该类病毒通过对用户手机锁屏,勒索用户付费解锁,对用户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2019-02-18 -
200余个恶意程序被曝光 藏身短信窃取用户信息
记者10月31日从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天津分中心获悉,通过自主监测和样本交换形式,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近日共发现202个窃取用户个人信息的恶意程序变种,感染用户3822个。该类病毒通过短信进行传播会私自窃取用户短信和通讯录,对用户信息安全造成严重安全威胁。
2019-02-18 -
账号拱手让人 丢财失信担责 “共享账号”如何避险
共享账号风险高。共享账号带来的个人信息泄露,很可能导致账号被盗用、银行卡被盗刷、电信诈骗等严重后果。
2019-02-18 -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监测发现十款违法移动应用
近日在净网行动中,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过互联网监测发现,10款违法有害移动应用存在于移动应用发布平台中,其主要危害涉及隐私窃取、恶意传播、资费消耗、系统破坏和流氓行为五类。
2019-02-18 -
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打着“金融创新”“区块链”的旗号,通过发行所谓“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方式吸收资金,侵害公众合法权益。此类活动并非真正基于区块链技术,而是炒作区块链概念行非法集资、传销、诈骗之实,主要有以下特征:
2019-02-18 -
“网红保健食品”套路多 专家提醒消费者谨防上当
面粉勾兑违禁药物、精致包装配伪造批号、社交网络“病毒式”传播……这样的“网红保健食品”套路你是否也遇到过?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秘书长刘学聪表示,部分“网红保健品”偷换概念欺骗消费者,在严重侵害消费者利益的同时,也扰乱市场秩序,使整个保健食品行业受到社会误解。
2019-02-18 -
互联网金融协会提示:防范变相“现金贷”业务风险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12日发布消息称,根据近期监测发现,仍有部分机构或平台“换穿马甲”,以手机回租、虚假购物再转卖等形式变相继续发放贷款,有的还在贷款过程中通过强行搭售会员服务和商品方式变相抬高利率。
2019-02-18 -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监测发现十款违法移动应用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近期通过互联网监测发现,十款违法有害移动应用存在于移动应用发布平台中,其主要危害涉及恶意扣费、资费消耗和流氓行为三类。
2019-02-18 -
国家计算机病毒中心监测发现十款违法移动应用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近期通过互联网监测发现,十款违法有害移动应用存在于移动应用发布平台中,其主要危害涉及隐私窃取、恶意传播和流氓行为三类。
2019-02-18 -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监测发现六款违法移动应用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近日通过互联网监测发现,六款违法有害移动应用存在于移动应用发布平台中,其主要危害涉及恶意传播和隐私窃取两类。
2019-02-18 -
安全上网 七招教你避防风险
6月1日,网络安全法实施一周年。一年来,一批违法网站、违法账号被关闭,一些守护网络安全不力的平台被问责,一系列网络犯罪案件得以侦破,网络环境更加安全。
2019-02-18 -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发布报告:网络安全风险向物联网蔓延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25日在北京发布《2017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综述》。2017年我国网络安全有哪些新特点,未来哪些安全风险值得关注?
2019-02-18 -
工信部关于“蹭网”类移动应用程序的通报
近日据有关媒体报道,移动应用程序“WiFi万能钥匙”和“WiFi钥匙”具有免费向用户提供使用他人WiFi网络的功能,涉嫌入侵他人WiFi网络和窃取用户个人信息。
2019-02-18 -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监测发现六款违法移动应用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近日通过互联网监测发现,六款违法有害移动应用存在于移动应用发布平台中,其主要危害涉及恶意传播、系统破坏和隐私窃取三类,提醒用户谨慎下载。
2019-02-18 -
“双十一”网购需提防三类诈骗陷阱
“双十一”临近,“网购一族”蓄势待发。但网购给消费者带来优惠的同时,也给一些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
2019-02-18 -
国家计算机病毒中心监测发现12款违法移动应用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过互联网监测发现,12款违法有害移动应用存在于移动应用发布平台中,其主要危害涉及恶意传播、隐私窃取两类,提醒用户小心谨防。
2019-02-18 -
比特币半月价飙50%风险加剧 需扎紧制度笼子
今年以来增长近4倍,半月飙升50%,到底是何种“投资品”有如此诱人的增长率?近年来,我国比特币交易活跃,价格涨多落少,并从年初的一枚1000美元左右一路飙升至4000美元。随着比特币正在成为部分投资者的套利工具,风险逐渐蔓延至金融领域。
2019-02-18 -
企业网络安全靠两招:技术自主创新 加强制度建设
在我国,2016年信息安全产业市场规模也达到了477亿元,未来5年预计将保持10%以上的增长。是什么让企业面对的网络安全形势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新的安全锁又在哪里?
2019-02-18